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世界各国排球主教练在比赛指挥中,早几年都已流行平板了。比赛中,主教练随身不离一个平板,时时刻刻能够看到每个队员的技术分析,数据表现,优劣所在,以及整支队伍现在与对手的总分差,一传到位率情况,失误之比,进攻和拦网数据等等,一目了然,一清二楚。
想起我们上学那会, 老师天天叨叨的一句话, 以前听着烦, 此时此刻觉得是真理。 “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” ,是啊,再好的记忆力,哪里有这种经过数据统计,电脑分析后的结论更客观,更有指导性。
记得当年郎指导夺冠时,是没用平板的,当时郎指导随身有一个小本子,比赛中她经常拿笔在上面写写画画。
展开剩余73%后来到了蔡斌教练这一届中国女排,蔡指导大多时候,都是在场边俩手一抱,也不记录,也不拿平板,场上的局势都不用临场应变,仿佛都记在了脑海里。
科技排球的含量确实没有看到,感觉蔡指导的队伍反正就是一套阵容打到底,他就负责在场上抱手静静看,可能这就是在思考,在应对,很传统的一种临阵指挥的方式。
到了赵勇教练,赵勇教练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。在他的身上,有一说一,实事求是,很务实,较真也有担当。
尤其是大胆启用新人,给年轻人更多学习锻炼成长的机会,这是他比蔡指导做得更好的地方,但他也不爱用平板。
今天凌晨看U19中国女排对阵突尼斯女排,袁志教练同样揣着两手从头打到尾,没有什么平板的影子。
最有意思的,是赵勇教练的助教杨昊,最喜欢双手一背,东啾西看,有时还捂着嘴说悄悄话,个性鲜明。
目前中国教练比赛中喜欢用平板的,印象里不多,真的没几个,当然中国男排的海宁教练是场场必用的,这也许就是与国际接轨吧。
我们看到许多国外排球教练,他们有的手持平板,戴着耳麦。有的夹个本子,不停地比划记录。还有的不停地跟教练团队交流,商量对策。
跟人家相比,我们的教练基本上大都一个模式。信息化时代了,场上发生的一切,都能通过数据表现出来。经过团队分工数据分析,决定场上应变,已经被国外各队普及应用。而我们的教练,好像个个是超人,有超强的大脑,记忆力很强,能沉得住气,但关键要赢球才行。
发布于:山西省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