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活泼好动是天性,但如果出现以下表现,家长可能需要关注是否有多动症(ADHD)倾向。多动症并非单纯的“调皮”,而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,及早识别和干预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。
多动症(ADHD)的3大核心症状
1. 注意力缺陷(难以集中精神)
✅ 表现:
经常走神,容易分心(如写作业时被细微声音干扰) 丢三落四,忘记任务(如作业本、文具经常遗失) 难以完成需要持续专注的任务(如阅读、听课) 经常“听而不闻”,家长或老师说话像没听见⚠️ 与普通孩子区别:
普通孩子偶尔也会分心,但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问题更频繁、更严重,且影响学习和社交。
2. 多动(过度活跃)
展开剩余65%✅ 表现:
坐不住,手脚不停动(如上课时扭来扭去、离开座位) 在不合适场合奔跑、攀爬(如教室、餐厅) 话多,抢话,难以安静玩耍 像“装了马达”,精力异常旺盛⚠️ 与普通孩子区别:
普通孩子活泼好动,但能遵守规则;多动症孩子的活动过度,且不受环境约束。
3. 冲动(行为控制差)
✅ 表现:
经常打断别人说话或游戏 排队困难,缺乏耐心等待 情绪波动大,容易发脾气 做事不计后果(如突然冲过马路)⚠️ 与普通孩子区别:
普通孩子偶尔也会冲动,但多动症孩子的冲动行为更频繁,且难以自我调节。
如何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?
如果孩子同时具备 注意力缺陷 + 多动/冲动 的表现,且持续 6个月以上,并在 家庭、学校等多个场合 都出现类似问题,建议尽早就诊儿童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。
专业诊断方式
医生面诊(观察孩子行为) 家长/老师问卷评估(如Conners量表) 脑电图、心理测试等辅助检查家长可以怎么做?
如果孩子有多动倾向,不必过度焦虑,科学干预能有效改善:
✔ 行为训练:制定规则,用奖励机制培养专注力
✔ 运动调节: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(如跳绳、游泳)
✔ 饮食调整:减少糖分、人工色素摄入,增加Omega-3(深海鱼、坚果)
✔ 专业干预: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治疗或药物辅助
最后提醒
多动症不是“不听话”,而是孩子的大脑发育方式不同。耐心引导+科学干预,很多孩子都能顺利适应学习和生活。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有多动症,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,避免延误最佳干预时机!
你家孩子有类似表现吗?欢迎留言交流~
发布于:江苏省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